青島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原創交響組曲《五月的風》在市人民會堂首次試演成功

12月1日晚間,由青島演藝集團出品,青島市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交響組曲《五月的風》在市人民會堂首次試演,張帥、任安兩位音樂家與島城演奏家聯手,為青島新添一座音符組成的“五月的風”。
在一年多的創作時間里,兩位實力作曲家探訪了“五四運動”在北京、青島的歷史刻痕,結合青島的山海城特色,創作了這部極具歷史感和藝術深度的澎湃樂章。首演指揮家徐東曉表示:“這部作品體量大,難度大,樂團演奏也非常有激情,希望我們的作曲家多多為青島創作,為大海,為嶗山,為五月的風。”
作為文旅部2022—2023年度“時代交響”創作扶持作品、2023年青島市文藝精品扶持項目,交響組曲《五月的風》以青島地標性雕塑“五月的風”為題,以“五四運動”為歷史背景,作品中洋溢著“青春感”,深入融合了歷史情愫與愛國主義精神。這部作曲分為五個部分,《觀滄海》《無盡青春》通過旋律展現城市的旖旎與澎湃,點出“大海”“青春”的主題;接下來,《云雷驚月夜》《風起捍軒轅》融歷史大事件于音符中,觀眾仿佛跟著作曲家回到五四運動現場,體驗激情如火的青年精神;在結尾,《五月的風》收束、升華,把歷史滄桑注入到藝術符號中,音符的攀升、低徊、席卷也對應了那座永遠升騰的“五月的風”。
在《五月的風》里,觀眾不僅聽到了旋律,還聽到了作曲家對歷史的叩問,作曲家張帥表示:“希望聽眾聽到我們作品跟青島獨有的精神氣質的聯結,它跟大海的精神氣質是緊密結合的,同時帶有本土的記憶和符號性的基調。音樂中的民歌元素也是我們創造的抓手,觀眾在交響樂中聽到這些線索,會帶來音響中的記憶,加深對作品的理解。”作曲家任安表示,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島人,他把自己對青島的情感融入到音樂中,“這次是試演,接受人民的考驗,《五月的風》為人民而作,希望得到觀眾的真實反饋。同時我們接下來會打磨修改《五月的風》,繼續提升,計劃在明年‘五四運動’105周年紀念的時候將它正式推向全社會。”
(青島日報/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/文 王雷/圖)